答:建筑砂浆是由无机胶凝材料、细骨料和水,有时也掺入某些掺合料组成。
建筑砂浆常用于砌筑砌体(如砖、石、砌块)结构,建筑物内外表面(如墙面、地面、顶棚)的抹面,大型墙板、砖石墙的勾缝,以及装饰材料的粘结等。
答:建筑砂浆根据用途分类:可分为砌筑砂浆、抹面砂浆。抹面砂浆包括普通抹面砂浆、装饰抹面砂浆、特种砂浆。特种砂浆包括防水砂浆、耐酸砂浆、绝热砂浆、吸声砂浆等。
建筑砂浆根据胶凝材料分类:可分为水泥砂浆、石灰砂浆、混合砂浆。混合砂浆又可分为:水泥石灰砂浆、水泥粘土砂浆、石灰粘土砂浆、石灰粉煤灰砂浆等。
答:将砖、石、砌块等粘结成为砌体的砂浆称为砌筑砂浆。
砌筑砂浆的材料组成:水泥、其他胶凝材料(如石灰膏、粘土膏等)、细骨料和水。
答:水泥可根据设计要求、砌筑部位及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水泥品种。选择中低强度的水泥即能满足要求。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,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2.5级;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,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.5级。
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,应用孔径不大于3mm×3mm的网过滤,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;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小于2天。沉淀池中贮存的石灰膏,应采取措施防止干燥、冻结和污染。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。所用的石灰膏的稠度应控制在120mm左右。
砌筑砂浆用砂宜选用中砂,其中毛石砌体宜选用粗砂,其含泥量不应超过5%;强度等级为M2.5的水泥混合砂浆,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%。
拌合砂浆用水,应选用无有害杂质的洁净水来拌制砂浆。
答:拌成后的砂浆应具有以下性质:满足和易性要求;满足设计类和强度等级要求;具有足够的粘结力。
答:砌筑砂浆的性质包括砂浆的和易性、砂浆的强度和砂浆粘结力。
砂浆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。
答:新拌砂浆能够保持水分的能力称为保水性,保水性也指砂浆中各项组成材料不易分离的性质。砂浆的保水性用“分层度”表示。分层度在10~20mm之间为宜,不得大于30mm。分层度大于30mm的砂浆,容易产生离析,不便于施工;分层度接近于零的砂浆,容易发生干缩裂缝。
答: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较多。实验证明,当原材料质量一定时,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等级与水泥用量。
答:砌筑砂浆的粘结力随其强度的增大而提高,砂浆强度等级越高,粘结力越大。砂浆的粘结力与砖石的表面状态、洁净程度、湿润情况及施工养护条件等有关。所以,砌筑前砖要浇水湿润,其含水率控制在10%~15%左右,表面不沾泥土,以提高砂浆与砖之间的粘结力,保证砌筑质量。
答:抹面砂浆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,容易抹成均匀平整的薄层,便于施工。还应有较高的粘结力,砂浆层应能与底面粘结牢固,长期不致开裂或脱落。处于潮湿环境或易受外力作用部位(如地面、墙裙等),还应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和强度。